從淡水搭船到八里要去哪走走呢
指示牌上寫著十三行博物館~那就走吧
到那的里程數是4公里...還是坐公車去好了
不然也不知怎麼走
於是就走到大馬路等紅13公車
還好並不難等..
公車走的路線還有點距離呢..還好沒有走路的不然以後的行程怎麼走的下去呢
博物館門票 全票NT.100元
還有一日票NT.110元 內有附博物館門票.紅13公車(可搭乘四次).八里至淡水船票(搭乘兩次)
不過我們船票已買來回票了,所以應該不需要,而且公車也才15元,差的不多所以就買100元的
票......@@&&**....無奈啊...逛完要出去時我就開始在找船票,疑~怎麼不見了
而且褲子的口袋很深應該不會掉才對,所以東西要放包包啦,口袋不安全,
唉..唉...飲恨啊....在買門票的當時應該查看一下船票是否還在,結果又多花40元買船票
(船票來回一個人38元,若只買單程是20元)
走吧來去參觀一下~
地層的剖面圖
第一層....人類所製造的垃圾
第二層..近代文化層
第三層...十三行文化層
這些人看起來都徐徐如生
考古探坑...
這是...湯匙
在這裡看了不少古代文化
知道了十三行人怎麼製鐵...還有知道他們一天的生活...
不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八里來走走
以下資料擷取自十三行博物館 網路資源: 歷史軌跡的刻畫—十三行遺址發現經過
|
先民足跡的溯尋—十三行人的日常生活 遙想看看,一千多年前這群依山傍水的十三行人,每天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光景呢? 邊捕捉魚或採集貝類(吃完貝肉後,他們多會將貝殼丟棄在同一個地 方,形成考古家所稱的「貝塚」), 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豐富 資源。 行人應會利用簡單的工具來做衣服, 但因為這些衣服埋在地下太久而 腐爛,所以沒有辦法知道它的顏色或樣式。 不過台灣原住民多穿著 沒有領子、袖子及扣子,由兩塊布縫製而成的衣服, 或許十三行人 的衣服也是一樣呢。 襲,學者通稱此為「干欄屋」, 台灣大部份原住民的部落都有類似 的建築。 的往來,所以我們才會在遺址上發現這麼多樣的文物,如外來的陶 器、青銅器、漢人錢幣、琉璃珠等。 再根據十三行人骨的分析, 他們似乎常划槳,或許他們常在河海上來去呢。 方,面朝西北,並以陶器、珠飾、金屬器等陪葬。另外,出土人骨 的研究也顯示了十三行人很可能和台灣原住民一樣, 喜歡嚼拾檳 榔、煙草,並常蹲在地上聊天、吃飯。 用品,並拿來和其他族群交換物品. |